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关注|实施“乙类乙管”后,如何做好防护?

        来源:市卫健委2023-01-17 14:37
        浏览量:1|| | ||

        一、“乙类乙管”后,当前的防控重点是什么?

        实行“乙类乙管”后,重点机构、重点场所以及重点人群仍然是防控重点。

        重点机构主要包括养老机构、儿童福利院、学校、邮政快递、医疗机构等;

        重点场所指人员密集、空间密闭,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场所,包括客运车站、市场商超、餐饮场所、交通运输工具等;

        重点人群包括老年人、慢性基础疾病患者、孕妇、儿童,以及交通、物流、水电气暖保供等行业工作人员。

        重点机构、重点场所要做好环境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,减少人员聚集,工作人员要规范佩戴口罩,做好个人防护,勤洗手,注意咳嗽礼仪;开展健康监测,尽可能不带病上岗;做好疫苗接种等。


            二、“乙类乙管”后,群众如何防感染、保健康?

        1. 树立“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”的理念,及时完成疫苗全程和加强免疫接种,科学佩戴口罩,勤洗手,注意咳嗽礼仪,少聚集,在公共场所保持人际距离。

        2. 保持规律作息、锻炼身体、多喝水、健康饮食、良好心态等健康生活方式。

        3. 居家和工作场所定时开窗通风。做好居室日常卫生。

        4. 乘坐飞机、高铁、火车、空调大巴等公共交通工具时,应佩戴口罩,随时手卫生。

        5. 没有完成基础免疫或加强免疫接种的,建议尽快完成接种。

        另外,需长期服药的人员,不可擅自停药,做好个人防护后去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取药,或经医生评估后开长期处方,减少就诊次数。对于重点保供行业的工作人员建立轮岗备岗制度,疫情严重时原则上工作人员应“两点一线”,尽量减少疫情对行业正常运转的影响。


            三、身边的人感染了,自己还未感染,应该怎样做?

        1. 提醒身边的阳性人员,如家人、朋友,要居家休息一段时间。如果是同住家人感染,建议感染者尽可能待在相对独立的房间,注意做好房间通风消毒;不共用卫生间,不一起吃饭活动,不共用餐具、毛巾等日常生活用品。

        2. 出门正确规范佩戴好口罩,注意摘戴口罩时手不碰到口罩外层。

        3. 注意勤洗手,用流动的清水或消毒洗手液等仔细清洗手部。

        4. 出门时避开人群密集的场所和时段。

        5. 规律作息,增强自身免疫力,保持良好心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