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寒流逼近,岳阳气温骤降,住在恒立片区的居民们心里暖暖的:“这个冬天不怕冷了!”恒立片区建于1970年,最早修建的房屋已风雨飘摇50余年。错落交叉的电线,随时会被风雪阻断;年久失修的围墙,安全隐患肉眼可见;损坏严重的路面,积水渍水问题层出不穷……从前,上千户居民忧心忡忡。
年初,居民们终于等来好消息:恒立片区纳入今年全区老旧小区改造的十大片区之一。随即,区委、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协同市规划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、市海绵办、专家团队,深入现场踏勘、调研,讨论、打磨4个月,最终形成符合现状、民生优先、文旅融合的系统改造方案。
如今,在老旧的楼房间,建设如火如荼。“群众越急,我们越要加快速度!”金鹗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周智勇说,目前部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陆续完工,赢得了居民群众“好口碑”。
过去3年,我区累计投入改造资金18亿元,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22个,惠及居民3.54万户。今年我区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85个,改造体量约占全市的40%、全省的5%,目前,已完成改造任务的80%,完成投资12亿元。
宽敞平坦的停车场、先进智能的监控设备、种类丰富的健身器材……如果说,一个个改造后的老旧小区,是城市建设中闪亮的“珍珠”,那一条条宽阔大道和老街新巷,便能串珠成链,让居民生活的幸福感成倍增长。
作为湘北门户岳阳的中心城区,我区的每一条“路”,既是城市建设的“面子”,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隐形动力。近年来,我区共投入近200亿元,建设湘北大道、奇康路、湖东路等主次干道、旅游道路50余条,改造背街小巷150余条,城市西环线、北环线建成通车,中心城区45公里环线公路全面贯通,“外部配套成环、内部纵横成网”的城市交通格局基本成型。
蹄疾步稳,路畅城兴。近日,依托北环线等交通主干线建设的胥家桥综合物流园城配中心开园,京东集团等6家企业入园签约,集城市配送、商贸仓储物流、多式联运、大数据物流信息、供应链物流服务于一体,全力开创我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。
城市“颜值”不断提升,“实力”也不容小觑。我区坐拥千年古楼,面对古城区基础设施差、房屋破旧,我区全力推动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建设,同时出台《历史建筑修缮设计方案》,收集文史素材40余个,修复了观音井和7幢民国时期历史建筑,让古城区留住城市记忆,使城市建设更接地气、更具文化“实力”。
生态立城,尽显“绿色实力”。“东风湖东风湖,真正给我们送来了绿色生活的‘东风’。”居住在东风湖社区的居民赵丽高兴地说。牢记“守护好一江碧水”殷殷嘱托,我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的路子,全力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,东风湖新区建设全面完成,城市环线全面连通,建设成一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、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。
“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,城市建设开创新局面,跑出加速度、迈向高质量!”区委书记曾平原发出号召,“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,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的机遇,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为主体的城市建设工作,全力以赴提质老城区、改造旧城区、振兴古城区、拓展新城区!”(湖南日报 张璇 区融媒体中心 尹萍)